遴選委員會由九位來自業界和學術界的傑出人士組成,代表不同的工程學科。遴選委員會成員包括:
梁廣偉博士, JP
青萌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晶門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永久榮譽主席
更多
莊哲義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通訊技術副總裁(榮休)
更多
梁永基工程師
香港機場管理局工程及科技執行總監
更多
李向東教授
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
環境科學及技術講座教授
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更多
劉雲輝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系
卓敏機械與自動工程學教授
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及
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總監
更多
黄定發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
計算機科學講座教授
更多
張黔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騰訊工程學教授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講座教授
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署理主任
更多
張彤教授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環境工程講座教授
更多
青萌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晶門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兼永久榮譽主席
梁廣偉博士早期於矽谷及香港擔任集成電路(IC)設計師,隨後加入摩托羅拉(Motorola)。他的專業領域涵蓋集成電路設計、業務發展、半導體製造及晶圓製程,並負責管理全球業務,向全球設備製造商提供IC產品。在90年代後期,他創立晶門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為全球顯示技術的主要IC供應商,提供應用於手機和穿戴式設備等便攜裝置的顯示解決方案。該公司亦是OLED及電子紙等新興顯示技術的重要IC供應商。2016年,梁博士創立青萌有限公司,運用先進技術與生命科學知識,提升種植技術,解決食品安全與供應問題, 同時推廣綠化家居、企業實踐ESG永續發展、學校STEM教育,以及關注長者的心理健康。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通訊技術副總裁(榮休)
莊哲義博士於2011年12月加入應科院,之前在通訊技術的研究、教育、發展和工程等方面擁有接近30年經驗。
莊博士於1977年在國立台灣大學取得電機工程理學士學位,並於1980年及1983年在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分別取得電機工程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1997年,他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頒授會士榮銜。他亦獲選為2023年香港工程院院士。他於2024年 l2月退休。
自加入應科院以來,莊博士帶領他的團隊通過政府、企業、大學和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努力推動4G、5G和未來通訊技術的發展和商用。具體來說,他的團隊目前提供開放平台,以實現經濟實惠且可定制的解決方案,例如面向當前和未來應用的端到端 5G 和智能移動技術。
香港機場管理局工程及科技執行總監
梁永基先生現為香港機場管理局工程及科技執行總監,他是土木及結構工程師,擁有40多年經驗,其中30多年的工作涵蓋機場基建、設施及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運作及維修。梁先生負責機管局的工程及科技發展、管理其資產及交付香港國際機場的工程項目。
加入機管局前,他曾任職於多家工程顧問公司及不同政府部門,參與多項香港大型基建項目的規劃、設計及管理工作。他亦是職業訓練局理事會成員及建造業議會成員,亦擔任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客座教授。梁先生持有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香港大學理學士(工程)學位。
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
環境科學及技術講座教授
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李向東教授是環境科學和可持續城市發展領域的傑出學者,於2022年獲國際地球化學學會頒授Clair C. Patterson Award。該獎項每年只頒授予一位學者,以表揚其在過去十年於環境地球化學領域,尤其對社會發展方面,作出重大的突破與貢獻。李教授在區域性污染、城市空氣PM2.5污染,以及細菌耐藥性的成因及擴散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昭著的成績,故得此殊榮。
李教授的開創性研究項目「剖析空氣污染與公共健康之關係以實現變革性的空氣質素管理」,在2022/23年獲香港研究資助局主題研究計劃撥款4,452萬港元。該項目旨在確定PM2.5影響人體健康的有毒成分及其來源,並探究有效和經濟的方案來管理空氣質量和公共健康。
李教授還負責領導多項由香港研究資助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所資助的研究項目。李教授歷年所發表的論文超過250篇,多刊登於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根據ISI數據庫,李教授撰寫的十多篇論文被列為環境/生態領域中全球前1%最常被引用的論文。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系
卓敏機械與自動工程學教授
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及
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總監
劉雲輝北京理工大學畢業,日本東京大學數理和信息工程博士;曾在日本通商產業部電子技術綜合研究所任研究科學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卓敏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教授,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香港特區政府InnoHK創新平台資助的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行政總裁;國家特聘專家,長江學者;劉教授的研究領域為視覺引導機器人控制、醫療機械人、無人駕駛、物流機器人、建築機器人、機器智能等。劉教授是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香港工程院院士。今年來劉教授積極開展機器人產業化,是未來機器人、康樂思騰機器人、雲芯機器人、築橙科技等聯合創始人。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
彭慧芝(Stella W. Pang)是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系講座教授,並擔任生物系統、神經科學與納米技術中心主任。此前,她曾在密歇根大學擔任教授和副院長,並在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擔任技術人員。她發表了超過400篇技術文章、書籍章節和受邀報告。彭教授在納米技術和微系統領域擁有13項已授權專利和2項待批專利。她的研究興趣包括用於生物醫學、微機電系統、太赫茲和超材料器件的納米製造技術。
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
計算機科學講座教授
黃定發由2023 年 8 月起出任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及計算機科學講座教授。他於2019 年 1 月至2023年 7月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及卓敏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講座教授。在加入中大之前,他曾於2002 年至 2018年間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任職。他於2012 年至 2018 年出任工程學院執行副院長,為該學院排行第二高的管理層,他同時亦是電機及計算機工程學Edward C. Jordan講座教授。在加入UIUC之前,他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任職計算機科學 David Bruton Jr. Centennial講座教授。他於1987年取得UIUC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他憑藉對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研究而享譽國際,並曾發表過約500篇技術論文。他所指導過的博士畢業生接近60名,當中有很多在業界及學術界中擔任領導角色。他是計算機學會(ACM)及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和香港工程院 (HKAE) 院士。
香港科技大學騰訊工程學教授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講座教授
綜合系統與設計學部署理主任
張黔教授於2005年9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學,現任騰訊工程學教授兼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講座教授。在此之前,她從 1999 年 7 月起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她目前的研究興趣包括物聯網(IoT)、智能健康、移動計算和傳感、無線網絡以及網絡安全。
她是 IEEE Fellow和香港工程院院士 (HKAE)。張教授曾獲得MIT TR100(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世界頂級青年創新者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三排名人)。張教授於2020 年至 2022 年擔任IEEE Trans. on Mobile Computing (TMC)的主編。她是 IEEE Infocom 指導委員會成員。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環境工程講座教授
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環境工程講座教授和公衛學院禮任教授。 研究方向為環境微生物組工程技術、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水流行病學和厭氧生物處理。 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勳章、香港大學研究生導師獎、港大研究學者獎和港大創新者獎。 2018至2024年入選「高被引學者」。 2023年當選香港工程院院士。
遴選委員會由八位來自業界和學術界的傑出人士組成,代表不同的工程學科。遴選委員會成員包括:
陳兆根博士, SBS
應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更多
張念坤教授
AIphoto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
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
更多
李向東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
環境科學及技術講座教授;
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
更多
李玉國教授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建築環境講課教授
更多
陸貴文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更多
馬紹祥工程師, GBS, JP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總監
更多
黃定發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
電腦科學系講座教授
更多
張黔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騰訊工程學教授,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講座教授
更多
應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陳兆根博士為香港工程科學院高級副院長。於一九七七年於香港大學,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並於一九八八年取得流體動力學博士學位。
陳博士在民用建築、發電廠、公路隧道及集體運輸系統的承包工程方面有廣泛的工作經驗。曾就香港特別行政區、內地、新加坡、日本、英國及美國的主要基建項目擔任工程顧問。他關注的領域包括安全,高效可靠的運營,改善環境以及產品創新和開發。
陳博士在香港及國際上提供廣泛的專業及公共服務。他曾出任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2003-04)及香港學術評審局及職業資歷委員會主席(2015-21)。在國際上, 他是悉尼協議主席(2007-11)和國際專業工程師協議主席(2014-17)。
香港理工大學
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
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
環境科學及技術講座教授;
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
李向東教授是環境科學和可持續城市發展領域的傑出學者,於2022年獲國際地球化學學會頒授Clair C. Patterson Award。該獎項每年只頒授予一位學者,以表揚其在過去十年於環境地球化學領域,尤其對社會發展方面,作出重大的突破與貢獻。李教授在區域性污染、城市空氣PM2.5污染,以及細菌耐藥性的成因及擴散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昭著的成績,故得此殊榮。
李教授的開創性研究項目「剖析空氣污染與公共健康之關係以實現變革性的空氣質素管理」,在2022/23年獲香港研究資助局主題研究計劃撥款4,452萬港元。該項目旨在確定PM2.5影響人體健康的有毒成分及其來源,並探究有效和經濟的方案來管理空氣質量和公共健康。
李教授還負責領導多項由香港研究資助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所資助的研究項目。李教授歷年所發表的論文超過250篇,多刊登於國際知名的學術期刊。根據ISI數據庫,李教授撰寫的十多篇論文被列為環境/生態領域中全球前1%最常被引用的論文。
AIphoto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
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
張念坤教授現任AIphoto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並兼任香港數家上市和初創公司董事, 他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ASTRI) 行政總裁,及擔任香港首家國家工程中心 (專用集成電路系統中心) 之創院主任。
張教授曾在 Bell Labs,Bellcore 及Telcordia Technologies 擔任管理職務,他曾任 IEEE 通信學會會長,並獲選為Telcordia, IEEE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他已連續兩年(2023-24)擔任IEEE遴選委員會主席。
張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並曾經出任斯坦福大學顧問教授, 於香港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 再在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又於 2010年獲港大傑出校友獎。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建築環境講課教授
李玉國教授研究感染環境研究、城市氣候和城市永續性。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他的團隊重新定義了呼吸道感染的傳播途徑。他的工作被世界衛生組織、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專業工程學會廣泛採用。他是世衛組織空氣傳播工作小組的共同主席,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曾經榮獲Pettenkofer獎、光華工程科學技術獎、香港特別行政區榮譽勳章和Louise and Bill Holladay傑出會士獎和丹麥奧堡大學榮譽博士。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總監
馬先生現為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總監。彼曾出任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署理行政總裁,及香港科技園公司首席顧問。馬先生於2014年加入香港特區政府出任發展局副局長,其後獲委任為發展局局長。任內負責監管城市規劃及文物保育等政策,致力解決土地和房屋供需失衡的問題。加入香港特區政府工作前,彼為艾奕康有限公司亞太區土木及基礎設施執行副總裁。馬先生為香港工程師學會高級副會長。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系主任及講座教授
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會士。現任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應用電磁學專家,長期致力於天線技術研究,推動實現微帶天線在國際上廣泛應用。創建了太赫茲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發表論文700餘篇。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光華工程科技獎、IEEE John Kraus 天線大獎、等重要獎項。
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
電腦科學系講座教授
黃定發教授由2023 年 8 月起出任香港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及計算機科學講座教授。他於2019 年 1 月至2023年 7月出任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及卓敏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講座教授。在加入中大之前,他曾於2002 年至 2018年間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任職。他於2012 年至 2018 年出任工程學院執行副院長,為該學院排行第二高的管理層,他同時亦是電機及計算機工程學Edward C. Jordan講座教授。在加入UIUC之前,他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任職計算機科學 David Bruton Jr. Centennial講座教授。他於1987年取得UIUC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他憑藉對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的研究而享譽國際,並曾發表過約500篇技術論文。他所指導過的博士畢業生超過50名,當中有很多在業界及學術界中擔任領導角色。他是計算機學會(ACM)及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和香港工程科學院 (HKAES) 院士。
香港科技大學騰訊工程學教授,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講座教授
張黔教授於2005年9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學,現任騰訊工程學教授兼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講座教授。她還擔任華為-港科大創新實驗室聯席主任、港科大數字生活研究中心主任。在此之前,她從 1999 年 7 月起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擔任無線和網絡組的研究經理。張教授在國際領先期刊和重要會議上發表了400多篇參考論文。她是 50 多項國際專利的發明人。她目前的研究興趣包括物聯網(IoT)、智能健康、移動計算和傳感、無線網絡以及網絡安全。
她是 IEEE Fellow和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HKAES)。張教授曾獲得MIT TR100(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世界頂級青年創新者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三排名人)。她在多個國際會議上獲得最佳論文獎。
張教授於2020 年至 2022 年擔任IEEE Trans. on Mobile Computing (TMC)的主編。她是 IEEE Infocom 指導委員會成員。
遴選委員會由八名來自不同工程領域的業界和學術界傑出人士組成,評審將從有效提名中選出最合適和最實至名歸的得獎者。遴選委員會成員包括:
陳兆根博士, SBS
應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更多
趙汝恒教授
副校長 ( 研究及創新 )
熱能及環境工程講座教授
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更多
張念坤博士
AIphoto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
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
更多
程伯中教授, SBS,BBS, FHKEng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信興高等工程研究所所長
更多
陸貴文教授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更多
韋志成工程師, GBS, JP, FHKEng
市區重建局 行政總監
更多
吳學奎教授
香港大學林護基金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
更多
應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陳兆根博士為香港工程科學院高級副院長。於一九七七年於香港大學,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並於一九八八年取得流體動力學博士學位。
陳博士在民用建築、發電廠、公路隧道及集體運輸系統的承包工程方面有廣泛的工作經驗。曾就香港特別行政區、內地、新加坡、日本、英國及美國的主要基建項目擔任工程顧問。他關注的領域包括安全,高效可靠的運營,改善環境以及產品創新和開發。
陳博士在香港及國際上提供廣泛的專業及公共服務。他曾出任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2003-04)及香港學術評審局及職業資歷委員會主席(2015-21)。在國際上, 他是悉尼協議主席 (2007-11) 和國際專業工程師協議主席 (2014-17)。
副校長 ( 研究及創新 )
熱能及環境工程講座教授
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趙汝恒教授為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與創新)、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和熱能及環境工程講座教授,主管大學在研究與創新方面的策劃和發展,並領導具策略性的科研發展。趙教授為優秀的熱能與環境工程學者,並於期刊發表論文。他亦一直為工程業界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作出積極貢獻,並致力參與及推廣創業及技術轉移。
趙教授於1988年以一級榮譽成績取得香港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並取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趙教授曾出任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及機械工程學講座教授,直至2021年9月加入香港理工大學。
AIphoto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
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
張念坤博士現任AIphotonics Limited董事總經理,並兼任香港數家上市和初創公司董事, 他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ASTRI) 行政總裁,及擔任香港首家國家工程中心 (專用集成電路系統中心) 之創院主任。
張博士曾在 Bell Labs,Bellcore 及Telcordia Technologies 擔任管理職務,他曾任 IEEE 通信學會會長,並獲選為Telcordia, IEEE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張博士為香港中文大學名譽教授,並曾經出任斯坦福大學顧問教授, 於香港大學取得學士學位後, 再在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又於 2010年獲港大傑出校友獎。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信興高等工程研究所所長
程教授是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他是一名學者和教育家。他在無線通訊、訊號處理和語音技術領域從事前沿研究接近40年。他的研究成果包括開發代碼混合話語高效的自動語音識別算法,為多頻譜共享網絡開發高效功率控制策略,和為異步協作通訊設計先進的空時碼,並廣泛地在國際頂級期刊和國際會議發表他的研究。
他幫助香港中文大學在90年代於香港建立以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和電子工程為專業的大規模研究型工程學院。他還積極參與技術轉移,他的許多研究成果已被授權給本地和海外機構。他並參與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和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有限公司的工作。
他在2000年被授予IEEE Third Millennium Award及在2010年獲香港工程師學會授予工程界翹楚稱號。除此之外,程伯中教授長期熱心參與社區服務,分別於2010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頒授銅紫荊星章(BBS)及2017年頒授銀紫荊星章(SBS)以示表揚。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教授
劉纪美是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教授。她曾在麻省大學/Amherst分校和香港科技大學任教。劉教授是IEEE,OSA和香港工程科學院的院士。她還獲得了IET JJ Thomson獎章、OSA Nick Holonyak Jr.獎、IEEE Photonics Society Aron Kressel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女科學家和工程師學院獎(1991年)以及香港裘槎基金會的資深科研獎(2008年)。她曾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 (1996至2002年)和Electron Device Letters(2016至2019年)的編輯,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的副編輯。劉教授的工作重點是在矽晶片上開發III-V器件的單片集成。
她在香港出生, 入讀培正到中學畢業。後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取得物理學士和碩士學位. 美國得薩斯州休斯敦的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 獲取了電子工程博士學位。
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
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IEEE 會士。現任香港城市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應用電磁學專家,長期致力於天線技術研究,推動實現微帶天線在國際上廣泛應用。創建了太赫兹及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發表論文700餘篇。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光華工程科技獎、IEEE John Kraus 天線大獎、等重要獎項。
市區重建局 行政總監
韋志成先生是土木工程師,於一九八零年八月加入政府,先後於運輸署、路政署及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任職。韋先生是前路政署署長,並於二零一零年六月至二零一五年四月出任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曾參與多項大型基建項目。
退休後,韋先生於二零一六年六月十五日起獲委任為市區重建局的行政總監,亦是市區更新基金的董事會成員。韋先生於近期提倡一套為舊區度身訂造的規劃工具,以推動市區更新的勢頭。
韋先生擁有美國普渡大學運輸工程學碩士學位,並具備土木、結構和土力工程專業經驗,亦是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香港大學林護基金生物醫學工程講座教授
吳博士1984年獲得天津大學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88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醫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得加州大學歐文分校放射科學博士學位。1990年至2003年,吳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最初擔任助理教授,後來擔任放射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副教授。吳博士於 2003 年移居香港大學。他的主要研究重點是開發最先進的腦影像工程及功能 MRI 方法,通過將功能、擴散和光譜 MRI 與電生理學、行為評估和新興的神經調節方法,例如光遺傳學。吳博士是 ISMRM、IEEE 和 AIMBE Fellow, 及2018年中國光華科技獎獲得者。吳博士自 2011 年起擔任 NMR in Biomedicine (NBM) 亞太區編輯和醫學磁共振 (MRM) 編委。